
2025年10月21日上午,西那瓦国际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特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益明教授在西那瓦国际大学举办专题讲座,主题为《现代科学体系与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学院师生百余人参加。
在讲座开篇,王益明教授强调,理解学科,必须先理解科学。他以自身长期从事信息管理与科学哲学研究的思考为基础,从个人学术视角对现代科学体系进行了总结与重新解释。他指出,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决定了科学的结构,现代科学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来理解:物质世界 —— 人类探索自然、能量与物质规律的科学基础;生命 —— 对生命现象、生物结构与医疗健康的研究体系;人类社会 —— 解读社会运行、思想文化、制度与价值的知识体系。王益明教授表示,这三大领域不是教科书式的简单分类,而是一种基于科学史与人类认知逻辑的总结,是他个人对现代科学体系的理解与概括。

基于上述逻辑框架,王教授进一步解释现代大学的学科设置方式。他指出,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正是建立在上述科学体系之上:关于物质世界 → 物理、化学、工程、计算机等学科形成;关于生命 → 生物科学、医学、生命工程等学科生长;关于人类社会 → 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等学科发展。
为增强理解,王教授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与哈佛大学(Harvard)为例说明学科如何落地到大学结构:麻省理工学院(MIT) —— 以科学与工程为主线进行院系设置,强调知识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 采取“通识教育 + 深度专业研究”的模式,强调学科交叉与人文关怀并重。王教授指出:“大学学科的设置不是行政结果,而是科学逻辑、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学生们应就对自身的未来定位、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路径等议题积极思考。”并勉励学生们深入思考“未来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知识与人才”。
最后,西那瓦国际大学校长助理兼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常城博士作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座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科学体系,也让大家认识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连接“知识—社会—技术”之间的重要地位。学院将继续推动学生在理论视野与国际化实践之间建立联系。
活动在热烈掌声中结束。讲座结束后,王益明教授与参会学生及教师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充实而富有启发意义的学术时刻。